2011年重慶GDP挺進萬億俱樂部 物流助經濟增長
來源:上海強生搬場運輸有限公司 時間:2015-10-10 查看次數:
重慶市國內生產總值(GDP)近5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1年GDP完成10011.13億人民幣,加入“萬億俱樂部”。較上年增長16.5%,比2010年增長16.5%,增幅躍居全國第一。
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38萬億元,增長26.2%,企業利潤突破500億元。重慶市屬國有企業資產達到1.5萬億元,各類市場主體增加到113萬戶,增長23%。
四大利好助重慶經濟騰飛
“十一五至今,重慶的經濟有了質的飛躍。”重慶市社科院產業經濟與企業發展研究所所長王秀模,在談到重慶的商業經濟環境時脫口而出。首先,重慶完成自身發展定位的提升,以前是區域中心城市,而現在的建設目標已提升為國家級中心城市的概念。
其次,重慶的生產力布局越來越科學,原來的觀念是集中發展老重慶城區,現在的發展思路已大大拓寬,形成主城、區域中心城市、縣城、鄉鎮四級開發,“一圈兩翼”等格局也已基本形成。
再次,支撐經濟命脈的支柱產業已發展成熟。作為傳統老工業城市,重慶機械等支柱產業已經非常成熟,現在的工業更是實現了新振興,為重慶經濟貢獻約占一半,是重慶經濟的一大支撐點,目前重慶又大力發展IT、金融行業。未來數年,重慶將成為中西部地區的一個重要增長極。
最后,重慶發展有良好的起步基礎。在十一五之前(2003年起),重慶的國企已實現扭虧為盈。這些經濟基礎的發展為重慶經濟在十一五后期的飛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建設為經濟提速
以地理交通環境為例,交通發達是商業經濟環境發展的基礎。從成渝高速公路開始,至2010年末重慶已建成“二環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十二五”計劃形成“三環十射三聯線”骨架公路網。
重慶目前已擁有五條電氣化鐵路干線和達萬鐵路、三萬鐵路、萬南鐵路的基礎上,根據鐵道部規劃,重慶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武漢之后的全國第五大鐵路樞紐。鐵路規劃總運營里程為3200公里。
2010年運營里程1343公里,2015年運營里程2325公里,“十二五”規劃里程2216公里,建成“一樞紐十一干線”鐵路網。基于十一五前期及早期的穩固基礎,重慶經濟已經起飛了,這些信息更是讓重慶未來發展再無內憂。
新興市場需求凸現商機
根據國家未來的規劃,文化產業將是重點發展領域,而這正好也是重慶的一個方向。
總的來說,重慶在文化、娛樂領域還有待發展,形式稍顯單一。近幾年,重慶星級酒店數量大增,特別是五星級酒店,滿足了高端娛樂消費市場需求。而重慶借著大力宣揚民生的機會,也在主城危舊房整治等工作中,規劃設計了不少市政、綠地廣場,對普通民眾的基本健身、鍛煉有了保障。就此而言,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和一些規模有限的中小型單位活動等,這部分則比較缺集中活動的場所,比如比較適合工薪一族的保齡球運動等,重慶開展得比較少。
看好總部經濟發展
重慶目前的商業環境有三個特點,物流的大力發展、金融業大發展的機會、總部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崛起。
以物流為例,今后,重慶將打造成為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經濟樞紐,鐵路、航空交通直達歐洲地區。重慶金融中心、總部經濟中心的建設已經到了一個高潮。政府對整個產業應制定全面、綜合性的規劃,整合物流組織發展,然后就是配套政策,由此,相關的企業自然會根據規劃、各自意向等條件進行有效投資。
相關文章
|